在 这 个 瞬 息 万 变 的 资 讯 时 代, 各 种 熟 食 式 的 资 讯 充 塞 视 听, 同 时 又 使 青 年 一 代 对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本 来 面 目 了 解 得 不 够。 中 国 文 学 经 典 是 我 们 文 化 的 代 表, 不 论 我 们 将 来 身 处 何 处, 大 马 还 是 美 国; 也 不 论 我 们 从 事 哪 种 行 业, 工 程 师 还 是 推 销 员, 对 我 们 炎 黄 子 孙 来 说, 它 们 都 是 一 种 文 艺 成 就 的 表 征, 是 我 们 民 族 永 恒 的 骄 傲 印 记。 所 以, 我 们 要 重 回 经 典, 深 入 到 经 典 的 每 一 字、 每 一 句 中 去, 游 走 在 精 彩 的 字 里 行 间。 这 样, 我 们 才 能 了 解 这 些 名 著 的 真 实 内 容, 进而 感 受 到 阅 读 的 快 乐。
面 对 经 典, 每 个 时 代 的 人 都 有 各 自 的 读 书 方 法, 每 一 个 人 对 经 典 也 都 有 各 自 的 看 法 与 领 会。 苏 轼 说:“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,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。” 同 一 座 庐 山, 在 不 同 的 人 看 来, 它 的 形 状 各 不 相 同, 读 书 也 是 这 个 道 理。 如 今 人 们 的 生 活 节 奏 快 速, 学 习 和 工 作 的 压 力 都 很 沉 重, 要 大 家 抽 出 很 多 时 间 来 品 读 洋 洋 洒 洒 几 十 万 字 的 经 典, 一 定 会 觉 得 很 累, 效 果 也 不 见 得 好。 为 了 方 便 大 家 阅 读, 我 写 了 这 篇 雅 俗 共 赏 的 导 读, 目 的 在 于 提 供 学 习 经 验 的 参 考 和 阅 读 方 法 的 指 导, 帮 助 同 学 们 轻 轻 松 松 欣 赏 名 著。
那 么, 我 们 应 该 怎 样 阅 读 四 大 名 著 呢? 中 国 语 文 研 究 界 正 推 广 参 读、 美 读、 比 读、 议 读 及 笔 读 五 种 阅 读 法, 这 五 种 阅 读 方 法 对 于 阅 读 中 国 传 统 经 典 助 益 颇 大。
“参 读” 是 参 考 与 原 著 相 关 的 背 景 知 识, 以 求 尽 快 进 入 原 著 氛 围;“美 读” 是 对 原 著 精 彩 篇 章 进 行 细 致、 深 入 的 分 析 与 领 悟;“比 读” 是 将 阅 读 对 象 放 在 同 类 著 作 之 中, 比 较 其 内 容 与 风 格, 以 获 得 深 入 体 会;“议 读” 是 读 者 要 敢 于 提 出 自 己 的 见 解, 积 极 进 行 探 讨, 训 练 创 新 思 维, 提 高 语 言 表 达 能 力;“笔 读” 是 在 阅 读 过 程 中, 将 体 会 与 看 法 诉 诸 笔 端, 写 下 读 后 感 或 者 进 行 其 他 写 作 练 习。 如 果 把 这 五 种 方 法 综 合 运 用 到 传 统 经 典 的 阅 读 中 去, 必 能 使 读 者 的 阅 读 能 力 更 上 一 层 楼。
在 此, 我 总 结 了 以 下 几 点 阅 读 的 经 验 感 受, 作 为 同 学 们 阅 读 时 的 借 鉴:
(一) 要 静 心 细 读 -- 阅 读 名 著 一 定 要 静 下 心 来, 只 有 做 到 心 平 气 和, 才 能 进 入 名 著 的 艺 术 世 界。 对 名 著 经 典 的 精 华 , 要 完 全 吸 收 的 话, 就 不 能 贪 多 求 快, 否 则 事 倍 功 半。 你 不 妨 先 把 名 著 浏 览 一 遍, 满 足 好 奇 心。 然 后, 再 慢 慢 地 细 读。 细 读 时 既 要 记 住 其 中 的 重 要 情 节, 也 要 欣 赏 其 优 美 的 字 句。 之 后, 还 可 回 过 头 来 一 遍 一 遍 地 读, 直 到 名 著 烂 熟 于 心, 变 成 你 能 力 的 一 部 分, 才 算“读 完” 这 本 书。
(二) 阅 读 时 要 关 注 主 题、 故 事 情 节、 人 物 形 象 各 方 面 -- 一 本 书, 作 者 要 讲 什 么, 表 达 什 么 观 点? 故 事 情 节 是 如 何 发 展 的? 众 多 的 人 物 中, 哪 些 写 得 较 为 突 出? 他 们 的 性 格 特 点 有 没 有 变 化? 有 哪 些 变 化? 你 喜 欢 书 里 的 哪 些 人 物? 不 喜 欢 哪 些 人 物? 原 因 在 哪 里? 这 些 都 要 边 读 边 想, 读 完 再 有 系 统 地 回 想 一 遍。
(三) 要 注 意 作 者 讲 故 事 的 技 巧 -- 杰 出 的 作 家 不 会 把 故 事 从 头 讲 到 尾, 他 会 把 直 叙、 倒 叙、 补 叙、 插 叙 搭 配 使 用, 使 故 事 曲 折 离 奇、 铁 宕 生 姿。 阅 读 时 应 想 一 想, 作 者 为 何 要 这 样 安 排?
(四) 阅 读 过 后 要 再 咀 嚼 一 遍 -- 阅 读 完 后, 你 觉 得 哪 些 片 段 比 较 精 彩, 好 在 什 么 地 方, 要 去 慢 慢 品 味、 琢 磨, 直 到 能 感 受 到 它 的 妙 处。
(五) 尝 试 改 编 名 著 -- 试 着 用 自 己 的 话 把 名 著 中 的 一 些 故 事 改 编 一 下, 把 它 变 成 精 彩 的 小 故 事, 讲 给 你 身 边 的 人 听。
(六) 利 用 时 间, 持 之 以 恒 地 阅 读 -- 制 定 一 个 比 较 适 合 自 己 的 学 习 计 划, 适 时 地 利 用 空 间 时 间, 持 之 以 恒 地 坚 持 学 习。 随 身 携 带 一 本 名 著, 只 要 有 空, 就 拿 出 来 读 一 读, 过 一 段 时 间, 你 就 会 欣 喜 地 发 现, 原 来 自 己 还 读 了 不 少 内 容, 你 的 阅 读 兴 趣 就 会 更 浓 厚 了。
(七) 提 高 阅 读 效 率, 增 强 记 忆 -- 不 要 疲 劳 阅 读, 连 续 阅 读 而 不 休 息, 你 的 思 维 就 会 紊 乱, 只 能 记 住 其 中 极 少 部 分 的 内 容, 反 而 浪 费 了 大 量 时 间。 所 以, 每 阅 读 六 十 分 钟, 最 好 休 息 十 分 钟, 或 做 做 运 动, 或 听 听 音 乐, 或 静 默 片 刻, 使 大 脑 得 到 休 息, 如 此 既 能 储 存 先 前 读 过 的 内 容, 又 能 精 力 充 沛 地 投 入 下 一 时 段 的 阅 读。 再 来, 一 定 要 勤 做 笔 记,“好 记 性 不 如 烂 笔 头”, 做 笔 记 既 能 帮 助 我 们 记 忆, 也 是 一 个 累 积 资 料 的 好 方 法。
这 是 我 多 年 名 著 阅 读 经 验 的 总 结, 也 融 合 了 他 人 的 真 知 灼 见, 尽 量 给 同 学 们 提 供 帮 助, 希 望 能 协 助 大 家 更 快 速 的 理 解 中 国 四 大 古 典 名 著 的 精 华, 对 中 国 传 统 的 经 典 有 更 深 刻 的 感 受 与 喜 爱。
~ 杨靖耀老师
育华/2010
0 comments:
发表评论